学校主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人工智能教研室举办《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建设研讨会

作者:李晓妮 发布日期:2025-10-28

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工智能教研室于2025年10月23日在AI教研活动室组织召开《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旨在集思广益,推动集体备课,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研讨会由教研室副主任陈燕芳老师主持,邓长寿院长全程参与并作重要讲话。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与自动化教研室教师代表列席会议。与会教师围绕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更新、产教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陈燕芳老师首先从课时安排、专业背景、前后续课程衔接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等角度,系统介绍了我院人工智能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经管学院数字经济专业目前开设《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基本情况,并通报了即将开设该课程的自动化专业的筹备进展。

随后,曾讲授该课程的陈燕芳老师与现任课教师谭小容老师,分别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享了经验与困惑。她们指出,由于各专业在课时数、开课学期、学生基础、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课程内容难以统一把握。具体问题包括:16课时过少难以覆盖核心知识点;大一学生缺乏编程与算法基础,直接接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内容存在困难;不同专业对案例选择与教学视角有不同需求;课程与前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讲授深度难以平衡,讲得过深学生难以接受,讲得过浅又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就课程内容把控、课时设置、教材选用、授课方式等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建议统一我院各专业该课程的课时,如设置为32课时;加快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并持续优化内容;结合专业特色,分层次选取行业案例与开源项目,引入企业真实数据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鼓励运用DeepSeek、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学,拓展学习路径;加强课内外实践环节,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学习体验。

邓长寿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人工智能导论》作为多专业共享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质量与内容的前沿性至关重要。他提出,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既夯实理论基础,又激发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的课程新范式。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实际,贯彻“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理念。未来,学院将持续加大投入,计划将该课程推广为全校公共课,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导论》打造为学院人才培养的亮丽名片,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

本次研讨会为《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建设提供了思想交流、经验分享与发展规划的重要平台。与会教师积极讨论、凝聚共识,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协同推进课程建设,努力将《人工智能导论》建设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符合时代需求的优质课程。

审稿人:陈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