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电子信息实验楼206实验室,围绕“深化产教融合、赛学教融合,助推自动化专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会议特邀我院院长邓长寿出席,旨在凝聚集体智慧,共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谋划新路径。

研讨会伊始,教研室主任曾伟博士系统分析了自动化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与会教师就拓展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开发契合产业需求的实训项目与课程模块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企业真实项目“引进来”,同时拓展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去”,在企业一线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在“赛学教融合”方面,彭辉教师分享了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的经验与思考。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学科竞赛既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更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教研室将加快构建“低年级普及兴趣、高年级重点培养”的竞赛梯队机制,系统推进竞赛内容与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深度融合,形成“教学-实践-竞赛”良性循环,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专业负责人蔡苗苗老师提出要将“成长性思维”深度融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她强调,面对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变革,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成为成长性思维的践行者,勇于突破舒适区,勤于反思,持续优化教学实践。她认为,“产教融合”与“赛学教融合”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能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专业建设持续动态发展。
邓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教研室通过专题研讨推动专业建设的做法。深入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地方产业发展对自动化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使命,要构建“专业建设共同体”,践行“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发展模式。邓院长指出,每位教师都应在课程教学、项目指导、校企合作和竞赛指导中主动担当、协同发力,凝聚资源与智慧,共同推动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次研讨会作为自动化教研室常态化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与会教师表示,将积极落实研讨会成果,以成长性思维为导向,以共同体建设为保障,扎实推进产教融合与赛学教融合,聚力开创自动化专业发展新局面。
审稿人: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