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山海有径 青春无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三全育人”谱写从匡庐到五湖的育人长卷

作者:邱敏 发布日期:2025-05-06

2025年考研已圆满收官,我院“考研育人”再绽芳华。当A2133班胡文杰叩响厦门大学智能控制系统实验室的大门,A2141班熊熙宇踏入苏州大学通信工程的学术殿堂,A2131班余上志迈进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A2142班雷婉婷在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开启科研新篇……这个盛夏,我院莘莘学子将带着白鹿洞书院千年文脉的浸润,从庐山云海奔赴到更辽阔的学术坐标系中,以接续奋斗为笔墨,书写新时代智能科技人才的“中国式攀登”答卷,这一串跨越山海的深造足迹,既是学子们以晨昏灯火铸就的成长勋章,更是学院“三全育人”的硕果。


党建领航:铸魂育人守初心

走进竞知楼9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展板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而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办公室门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标语,也在无声地诠释着学院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深烙于育人初心,以党建红引领学术蓝。

 

思想引领筑根基:以“涵养师德,铸魂育人”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实施“大思政”协同工程,推动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让“强国有我”“科技报国”的信念深植心田,为考研学子注入精神动能。

全员参与聚合力:构建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三支队伍”协同机制,打造“学业-心理-生涯”三维指导体系,通过课上课下联动、课堂内外贯通,实现知识育人、党建育人、实践育人深度融合,构建长效化考研培育生态。

全程育人护成长:以思想政治工作及学生成长规律为依据,将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人生领航融入考研培育全过程,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学生全方位成长助力。


专业筑基:校企共育破解"知识断层"

“控制工程是自动化专业的延伸方向,学院的课程体系为我打下了扎实基础。”胡文杰的感悟源自学院近年来对专业根基的精心打造。

 

模块重构育新能:近年来,我院立足智能控制、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以“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为驱动,对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系统性迭代升级。通过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创新实践”四维贯通的培养框架,既夯实了学子深耕学术领域的理论根基,又强化了其对接产业前沿的实践能力,为毕业生继续深造或投身产业变革浪潮提供了坚实支撑。

数字赋能促共享:我院积极推进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料数字化建设,搭建“企业课程资源库”和“真实项目案例库”,目前已建有12门课程,120个真实项目教学案例,实现"课堂学习-虚拟仿真-企业实操"无缝衔接为考研学生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深造赋能体系。

产教协同拓视野: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学院,我院与江西力源海纳公司共建“力源班”携手江西赣为创立的“芯火工作室”,聘请企业工程师和高级管理者兼任产业学院导师等,通过校企协同机制,学生在考研复试环节工程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展现出显著优势。


双创赋能:学科擂台锻造核心竞争力

备赛期间在实验室的日夜攻坚,让掌握了一些要到研究生阶段才学的关键技能竞赛培养的问题拆解能力,让我在复试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更加从容最终从笔试第29名逆袭至综合排名第11名。胡文杰庆幸地面对“备赛与考研并行”的挑战,胡文杰的破局之道恰是学院竞赛育人机制的生动注脚。

 

 层级化赛事平台:近年来学院成功构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层学科竞赛框架,形成“校赛选苗-省赛强基-国赛夺金”培养路径,结合实践课程,形成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专业综合、专业创新四大竞赛模块,确保学生全程接受连贯、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竞赛双螺旋:开设《电子创新设计》等实践课程,通过“课程与竞赛结合”模式,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5届考研学生中,80%的同学都有着胡文杰类似的竞赛经历

导师制全程护航: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配备专业教师担任科研导师,开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平台,引导本科生早期进入教师研究团队,构建低年级打基础、高年级带团队的竞赛梯队,形成“课程-竞赛-科研”三维贯通机制。这种“竞赛育人”体系既夯实工程实践能力,又培育学术迁移能力,为学子叩开名校大门提供关键支撑。


山海交响:育人薪火永续传承

如今,“胡文杰”们披荆斩棘的深造故事已被凝练成学院“卓越学子风采录”的璀璨篇章,化作新一届考研学子案头不灭的启明星。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这样的传承从未停歇——当晨曦掠过庐山北麓,九江学院大学科技园内九江学院智能造工程实训(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楼新一代胡文杰们正在这里永远跃动着青春与梦想同频的脉搏,永远奏响着育人初心与时代需求共鸣的强音。

图: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部分考取研究生部分学生风采展示

 

恰似匡庐云起时,更向星河深处行。”电信人以"日新日进"的澎湃动能,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镌刻在每一间灯火通明的实验室,把"科技报国"的使命熔铸进每一次产教融合的实践。学院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体系,始终坚持将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持续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共建“‘力源班’芯火工作室”等平台,推动产教协同育人走深走实;依托学科竞赛和双创实践,助力学子提升工程创新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培养更多像胡文杰这样的优秀人才,引导他们在更高科研平台上深耕专业,为我国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输送新生力量。

审稿人: 陈美玲 张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