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开展“励志强能”实践锻炼项目

作者: 盛健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1-06

为贯彻落实学校2023“资助为梯·筑梦飞翔”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我院在20234月至10月期间,开展了“励志强能”实践锻炼项目。通过进行劳动教育、业能力提升实践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将学习与劳动有机结合,鼓励青年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为将活动落到实处,在前期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学院精心策划组织,结合学科特色专业特点,我院个方面入手,切实贯彻守正创新,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落实“资助为梯·筑梦飞翔”资助精神。

一是切实增强受资助学生的服务意识

家庭常用电器义务维修我院服务全校师生的特色活动之一活动期间开展了两次由电子协会举办的校内电子协会义务维修活动两次活动中,包含正副会长的15名受资助同学一直是义务维修活动的骨干。通过义务维修活动,增强了受助学生服务社会、感恩社会的意识让学生体验了活动的乐趣,积累了专业维修经验,也为受助学生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平台。

另外,通过学生公寓安全值班、公共区域卫生打扫、学院各科室日常值班,引导受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从身边做起,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中,完成受助同学义务服务60小时的要求,又能达到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强化学生意志品质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

二是积极培养受资助学生的专业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受助者的专业能力,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专业能力提升上,我院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应用实践项目为载体,项目驱动,让受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提升基本专业技能。受助学生为主体,组成的学习小组或项目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学习任务,从而掌握一门实用技能,锻炼提高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在电子实训中心,在武良丹、盛健等老师的重点指导下,通过外语接收机的组装生产,LED显示屏组装维修等实践项目,使学生贴片焊接技术组装能力、调试技术等基本操作技能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是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赛促学,对受助学生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全面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以电子协会为平台,由专业导师主导,通过以老带新,项目驱动,通过近几年的培养,目前已形成包含各年级受助同学的各类技术项目团队。团队的骨干力量成为各类学科竞赛的主力。

在实验室、实训中心、学生公寓,学院开辟了各类课外学习、专业实践场所,让广大受助同学能获得各类学习锻炼的机会。通过课外培训和学科竞赛,不仅让受训参赛同学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提高了广大同学专业学习的兴趣,整体效果良好。在2023年全国电子大赛中,21级就有18人获奖,其中电子A2111班苏波同学、电子A2133班王志军同学,获得全国电子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电子A2112班王文旭、潘刘鹏晨同学获省级二等奖,电子A2111陈海俊、电子A2133班毕光辉、伍俊豪同学获省级三等奖这些参赛的受助同学,就是我院“励志强能”的典型代表。

四是认真引导受资助学生的就业观念。

对于受资助学生的就业意识的培养,学院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引导受资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工作意识。通过建立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院与力源海纳、赛晶科技、恒通自动控制器等本地优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校企融合服务地方同时积极开展课程实践、毕业生实习就业项目研发合作项目,强化师生与企业交流,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日常工作不仅积极组织受资助学生赴企业参观生产实习实践,也开展假期驻厂实习,并一些困难毕业生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也聘请了企业人员作为学生导师,给学生开展报告讲座,指导学生项目实践和毕业论文。经过这些活动,让受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企业用人的期望和标准,从而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从基础做起吃苦耐劳的就业意识先就业养家,后择业提升,有机会通过整合资源创业

做好当前,着眼未来。本次“励志强能”实践锻炼活动,通过实践锻炼,让很多受资助同学在劳动意识、工作能力、专业技能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学院在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厘清了资助工作的思路,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资助育人”举措,在以后的资助工作以及日常学生工作中,积极实践,归纳总结,通过资助育人,切实贯彻资助工作“资助为梯·筑梦飞翔”的主旨精神。

审稿人:徐锋、朱亚军

 

 Copyright© 2020 九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92-83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