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教研室的活动形式并促进学术交流,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于3月27日下午在竞知楼915教室举办了以“匹配网络”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何俊博士主讲,电信教研室主任高玉宝、专业负责人曹晖以及教研室骨干教师参与。

活动中,何博士首先从阻抗匹配、提高功率传输的效率、波形整形和提高系统稳定性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匹配网络的必要性,然后分享了三种常用的匹配网络,分别为电阻匹配网络、L匹配网络和分布参数匹配网络。其中电阻网络由简单的电阻元件构成,设计和实现相对容易,成本较低;由于电阻本身具有稳定的特性,因此电阻匹配网络的稳定性较高;电阻匹配网络适用于许多电路中,可用于调节不同阻抗之间的匹配,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但该网络存在功率损耗较大、频率依赖性和不适用于复杂阻抗匹配等缺点。L网络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供较好的匹配效果,因此在宽频带应用中表现较为优秀。与电阻匹配网络相比,L匹配网络通常具有较低的功率损耗,因为它们不会引入额外的电阻损耗。通过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可以灵活地调节L匹配网络的匹配效果,适应不同的电路和频率要求。但L匹配网络存在尺寸较大和频率依赖性等缺点。分布参数匹配网络可以在广泛的频率范围内提供良好的匹配效果,适用于高频电路设计;该匹配网络通常由微带线、同轴电缆等组成,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不会引入额外的电阻损耗,因此功率损耗较低,效率较高,但存在设计复杂和制造工艺要求高的缺点。

电信教研室教师就匹配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展开了积极提问和深入探讨,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教研室老师的专业素养。
审稿人:曹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