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院李晓妮老师公开示范课

作者:舒彤 发布日期:2024-04-07

日期:2024年4月3日(周三)

地点:文友教405

班级:理A2121

课程:数字电子技术

讲师:李晓妮

在春风和煦的4月3日,周三上午的第一、二节课时分,文友教405,理A2121班,一场《数字电子技术》的公开示范课在这里展开。李晓妮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与生动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们步入了数字化科技的瑰丽殿堂。

本次课堂中,李晓妮老师对译码器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讲解,具体包括以下要点:李老师首先明确了译码器的基本定义,即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逻辑电路,其功能是将输入的二进制代码(通常为n位)转换为对应的m个不同的输出信号。按照输入线数和输出线数的不同,译码器可分为二进制译码器、十进制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多种类型。接着,李老师详细剖析了译码器的内部结构,包括输入端、输出端、逻辑门电路等,并通过逻辑图示例,直观展示了译码器如何通过逻辑运算实现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对于不同类型的译码器,如二进制译码器(如2-4译码器、3-8译码器)、BCD译码器等,李老师分别给出了其真值表和逻辑电路图,使学生清晰理解其工作原理。最后,李老师强调了译码器在实际电子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如地址译码、数据选择、显示驱动、控制逻辑等,并结合具体实例,如计算机内存地址译码、数字显示电路等,使学生理解译码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关键作用。

参与听课的校督导、人工智能教研室及电科教研室教师对本次译码器内容讲解进行了深入评议,主要观点如下:

校督导:高度赞扬了李老师出色的表达能力和在课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的做法,认为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伦理意识。同时指出,理学院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够活跃,建议李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讲课内容和互动方式,以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舒彤:认为在推理译码器工作原理部分,老师讲解速度稍快,建议在该环节增加更多状态变换的例子,以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理解和消化复杂的逻辑关系。

梁宁利与陈燕芳:对课程的整体引入表示肯定,认为题目设计巧妙,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指出,题目数量偏多,可能导致课堂时间过长,建议适当精简,以保持课堂节奏紧凑。

江金龙:从教学内容和技术层面评价,认为整体表现良好。但指出前期复习环节耗时较长,建议对课程节奏进行微调,更加突出译码器在实际应用场景的介绍,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联性认识。

综上所述,李晓妮老师在讲解译码器内容时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得到了听课教师的普遍认可。针对评议中提出的建议,如增加状态变换实例、优化课堂节奏、强化应用场景介绍以及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教学策略等,相信李老师会在后续教学中予以采纳和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深入探索与学习兴趣。

审稿人:陈燕芳